精神疾病的診斷迷思

精神疾病的診斷迷思
精神疾病的診斷迷思 
 
隨著近年來精神醫學與藥廠的大規模宣傳運動,國內被診斷有「憂鬱症」、「過動兒」等等精神疾病的人數呈垂直上升,各大醫院的精神科門診都生意興隆、門庭若市,有時都還掛不到號。精神治療藥物也成為健保成長最快的支出費用。 
 
其實不僅台灣如此,在 2002年全球單單是抗憂鬱藥物的銷售總額就超過 195億美元;光在美國境內就有八百多萬的學童被給予過動症藥物。 2004年英國科學家竟然發現該國的飲用水中可測出微量的抗憂鬱藥物成分,顯示民眾服用藥物量之龐大,導致排泄的藥物再循環回到飲水中。
 
但是,真的有那麼多人有精神疾病嗎?其實這裡面有個情況值得我們深入探討一下。首先,精神疾病的診斷並非靠生理結構現象與科學的數據影像來決定的,而是依一本 DSM手冊中的症狀清單來做對照判定。這種診斷方式本身無法被證明,因而易流於草率武斷。一帖理性一書的作者,同時也是腦神經醫師與精神科醫師的西尼華克醫師,在其書中直指:「 DMS已經造成數百萬人接受不必要的藥物…」。
 
另外,醫學界早已知道,非常多的身體疾病與生理問題會導致精神症狀。若是能針對這些生理病因處理,就能使精神症狀消失。例如會造成憂鬱的生理原因就包括:營養缺乏、運動不足、甲狀腺失調、腎上腺功能低下、賀爾蒙失調、低血糖、食物過敏、重金屬中毒、睡眠紊亂、感染、心臟病、肺部疾病、糖尿病、長期慢性疼痛、多重硬化症、巴金森氏症、中風、肝病等等,甚至藥物本身就會引起憂鬱症。
 
至於兒童的過動問題,有些是過敏反應,或者身體缺少特定維他命或營養。生活環境中如果接觸到過多的鉛,會令兒童發生學習障礙與暴力犯罪的傾向。體內有過量的汞會導致躁動。殺蟲劑污染會引發焦慮、缺乏注意力、易怒、記憶障礙與沮喪。吃過多的糖也會造成孩童「過動」。
 
如果醫師與民眾能對於精神疾病的診斷有更嚴謹的態度,先尋找與排除生理因素,對症治療,方能避免治標不治本的錯誤。也不會不必要地吃下一堆有傷身體的藥物。著名心靈研究學者 L. 羅恩 賀伯特就指出這些藥物會造成一個人「麻木」或愚笨,而且會使得身體對於藥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傷心又傷身。(作者薛智元係仁安診所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