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精神分裂症

何謂精神分裂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2%BE%E7%A5%9E%E5%88%86%E8%A3%82%E7%97%87

維基百科﹕

精神分裂症

是一種嚴重精神疾病,症狀為思考方式情緒反應出現崩潰。常見病徵包括幻覺、妄想及胡言亂語,嚴重者會有自毀及傷人的傾向,並出現社會或職業功能退化。患者通常於青壯年顯現初期病徵,其中約1.5%的患者終身為此病所苦。

精神分裂症的 診斷方式 為患者自述經歷以及觀察患者行為等

 

研究認為,遺傳、幼年環境、神經科學及心理與社會歷程是導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某些消遣或處方藥物使用也會引起或加重症狀。

現今精神病學研究主要致力於神經科學所扮演的角色,但 迄今未找出合理的生理病因。

                          

思維的障礙

精神分裂症的思維障礙大概分為以下幾種,思維速度障礙、思維形式障礙、思維控制障礙、思維內容障礙等。

思維速度障礙

如思維過程的速度加快或緩慢。

思維形式障礙

聯想障礙,如聯想的結構缺乏目的性,思維鬆弛,天馬行空,思考的過程不符合邏輯等。

思維控制障礙

妄想所致,患者感到自己的思維不屬於自己感覺自己的思維在受外力所控制而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控制。例如:患者憂鬱表態

思維內容障礙

妄想或類妄想。

 

妄想

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是一種病態的信念系統,該信念系統與現實境況基本不符甚至完全不符,可指向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重要方面並造成相應的扭曲和社會適應不良,但當事人對於自己所抱持的異常觀念堅信不疑

幻覺

陽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還可出現幻覺,主要是以下幾種:

幻聽

是指患者在沒有真正外界聲音刺激的情況下,而聽到的來自外界的聲音,這些聲音可以是說話聲、音樂聲等,也可以是一些討論的聲音。患者有時可能服從來自這些幻聽聲音的命令,而導致危險的發生,一般經由藥物的治療,幻聽可以獲得改善。

例如:患者內幻聽、外幻聽都有。

幻覺影像

在沒有真正視覺刺激的情況下,患者便可看到一些本不存在的影像,且深信不疑。例如:患者初期認為眾人排斥他。

幻觸

在沒有真正觸覺刺激的情況下,患者感到被觸摸的感覺。可以感覺是來自的觸摸,也可以感覺到是來自動物的觸摸等。例如:患者初期認為被螞蟻咬。

幻嗅

在沒有刺激味覺神經下能聞到一些難聞的、令人不愉快的氣味。

幻味

品嘗到食物內有某種異常的特殊刺激性味道,因而拒食。

 

以上列舉的一些癥狀可以稱為正性癥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還可以出現情感倒錯、意向倒錯、意志力減退等負性癥狀

 

歷史

古埃及Ebers的文獻中可能提到過精神分裂症。

中國精神分裂症屬於中醫癲證或狂證的範疇,相傳為戰國秦越名醫扁鵲所著,成書則在東漢以前。亦為中醫理論開山始祖《難經》二十難,以「重陽者狂,重陰者癲」,真正歸納並闡解了癲狂的病理病機。古希臘古羅馬的文獻中記載了其它類型的精神疾病,但沒有滿足精神分裂症診斷標準的記錄。

中世紀阿拉伯醫學心理學文獻中記載有類似精神分裂症的一些奇異的信念和行為,Avicenna在他的《醫典》(The Canon of Medicine)中將這種癥狀稱作Junun Mufrit(嚴重精神失常),以區別於其它癥狀,如躁狂症狂犬病躁狂抑鬱症15世紀伊斯蘭的通用醫學教科書中也沒有類似精神分裂症的記錄。精神分裂症在當代屬於常見精神疾病之一,那麼它可能是在歷史文獻中和抑鬱症或者躁狂症等相關癥狀混淆了。

1809年,Jone Haslam(1764-1844),英國一家醫院的主任,他在《對瘋狂和抑鬱的觀察》這本書中描述了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癥狀(Haslam,1809/1976,P64-67)。Phillipe Pinel於1809年發表了醫學和精神醫學領域第一份詳細的精神分裂症個案報告。Bénédict Morel 在1853年將精神分裂症命名為démence précoce (早發性痴呆),因為他發現該疾病多發於青少年和年輕人人群中,;Arnold Pick於1891年援引了這一概念Emil Kraepelin於1893年對早發性痴呆和情緒障礙(雙相抑鬱)做了詳細的區分,他認為該病症起因於大腦疾病,屬於癡呆的一種,但是明顯不同於阿爾茨海默氏症後者主要多發於老年人群,有人反對「早發性痴呆」的說法,因為這種病存在治癒的可能,也有人認為應該把它叫做「青少年型精神錯亂」。

Emil Kraepelin(1859-1926)有兩個重要的成就:第一,他把精神錯亂的許多癥狀綜合起來,而這些癥狀以前被認為反映的是不同類型的精神障礙:緊張型精神分裂症(catatonia)(不動和激動性躁動交替出現)、青春型精分(hebephrenia)(愚昧和不成熟的情感)和偏執型精分(paranoid)(誇大妄想和被害妄想)。儘管不同患者的臨床表現很不一樣,但他相信,從本質上講,各種精神障礙起病以後,最終都會發展成為「精神脆弱」。第二個成就是,他把早發性痴呆同躁狂-抑鬱障礙(雙相障礙)區別開來。對於有早發性痴呆的人來說,早期起病和預後不良是特點,而躁狂-抑鬱障礙並不一定具備這一些特點。他還提出了早發性痴呆的

很多癥狀,包括幻覺、妄想、違拗(negativism)和模式化的行為。他認為早發性痴呆是一種伴有妄想、幻覺注意障礙、運動行為異常的綜合征,此病通常源於青少年期,會導致不可逆的精神損耗。

「Schizophrenia」一詞可以直譯作「分裂的心智」,它的希臘詞根是schizein(撕裂)和phren(心智)。Eugen Bleuler於1908第一次提出了這個概念,用來描述人格、思想、記憶、知覺之間的功能分離。他隨即提出了「4A」癥狀診斷標準。對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情感、知覺和認知(知情意)不是作為一個整合體來進行加工的。情感可能與知覺分離,而知覺可能與現實分離。正如他所說的「人格失去了完整性」人們常常混淆「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這種誤解可能是源自字面上的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幻聽幻視,但他們不存在於多個人格之間來回變換的情形。據文獻記載第一個誤用的是一名詩人T. S. Eliot(1933)。

在20世紀上半葉,人們認為精神分裂是一種遺傳疾病,鑒於當時(納粹德國美國斯堪地納維亞地區)的「優生學」運動,很多人就此被強迫做了絕育手術。納粹在T4行動中謀殺了大量的心智不健全和精神分裂症患者。

1971年美英診斷學大會發現美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要比歐洲多很多,可能的原因是美國使用的DSM-II診斷標準比起歐洲的ICD-9更為寬鬆。David Rosenhan(1972)的著名研究《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指出美國的精神分裂症診斷標準過於主觀和不可靠。學者和醫生對整個DSM手冊進行了修訂,並於1980年推出了DSM-III。自1970年以來,共提出並審查了超過40 條具體的精神分裂症診斷標準。

前蘇聯也曾經將精神分裂症的診斷用作政治用途,著名的精神病學家Andrei Snezhnevsky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一個子類別叫做「緩慢樣漸行性精神分裂症(sluggishly progressing schizophrenia)」,並用它來迅速打擊異己,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逮捕。這種做法傳到了西方社會,世界精神病學家協會(WPA)在1977的 第六屆世界精神病學大會上譴責了這種行為。

 

病因及相關的研究方向

主流的研究顯示生物學上的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力都是導致疾病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方向著重在神經生理生化學遺傳學因素。有些人宣稱現行診斷標準缺乏客觀性,認為精神分裂症這個狀態是有爭議性的。

雖然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字面上有心靈分裂的意思,但是它本身和人格分裂是不同的,也不應該像一些文章、影片或大眾文化一般,把它跟解離性人格疾患混為一談。精神分裂症與好發暴力行為也沒有關連。雖然精神病狀態常使得

病患需要精神醫療的協助,精神分裂病患並非一直是處在這種精神病狀態下。

一個PET研究[1]所得數據表明,一次工作記憶中所激活的大腦額葉(圖中紅色部份)越少,紋狀體(圖中綠色部份)中異常的多巴胺的活性的增長程度越高。該研究認為這與精神分裂症中的神經認知障礙有關。

 

診斷標準

  • ICD-10第五章精神和行為障礙診斷標準(國際標準)
  • DSM-IV(美國標準)
  • CCMD-3(中國標準)

 

此外,還有法國、日本的一些地區性標準。其中以前兩種標準影響較大,應用也較廣泛。

 

精神分裂症亞型

偏執型 (Paranoid Type of Schizophrenia)

存在妄想和幻覺,但是沒有思維障礙、行為紊亂或是情感淡漠。幻覺和妄想經常圍繞同一個主題,例如被害妄想或情色妄想。(DSM code 295.3/ICD code F20.0)

紊亂型 (Disorganized Type of Schizophrenia)

在ICD中被稱作青春型,既有思維障礙也有情感淡漠或情感錯亂(inappropriate affect)。不同於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紊亂型患者如果出現幻覺以及妄想,這些幻覺與妄想常常不是圍繞同一個主題,而是隨機且不連續的。紊亂型癥狀患者一般較早出現癥狀,而且多為長期,較難好轉。(DSM code 295.1/ICD code F20.1)

緊張型 (Catatonic Type of Schizophrenia)

患者幾乎不動或者過於興奮,行動無目的,以及異常的臉部及軀體動作,癥狀還包括緊張型木僵或蠟樣屈曲(waxy flexibility),模仿別人說話及動作等(DSM code 295.2/ICD code F20.2)

未分型 (Undifferentiated Type of Schizophrenia)

存在精神癥狀,但是不符合上面幾種分類(DSM code 295.9/ICD code F20.3)

殘餘型 (Residual Type of Schizophrenia)

曾經至少發作過一次,但不再表現精神分裂症的嚴重癥狀。雖然沒有幻覺、妄想等重大癥狀,但有時可能會呈現輕微程度的負面思維,自閉,情感淡漠,以及思維異常等癥狀(DSM code 295.6/ICD code F20.5)

單純型(Simple Schizophrenia)

無精神病史,陰性癥狀隱匿性、漸進性發作(ICD code F20.6)

 

治療及預後

迷信治療一直伴隨著對於精神病的治療,在一些落後地區是人們優先選擇的治療方式。在抗精神病藥物發明以前,人們採用了胰島素昏迷、電休克及腦外科手術等治療手段,其中電休克治療對一些病例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式,但其他兩種治療方式已經很少使用。目前對於一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採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一般來說,患者的愈後都較差,尤其是那些起病較早的、有一定人格缺陷的患者愈後更差。

 

社會和文化

被貼有「精神病人」的標籤,不被社會重新接受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他們在普通民眾眼中的形象就是「瘋子」,很多人還無理由的認為他們有暴力傾向,人們不相信這種疾病可以完全康復,認為他們不可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為,更不會相信一個正在病程中的人所說的任何話。

2002年,日本精神病學和神經學協會曾試圖將此病改名為「統合失調(Tōgō-shitchō-shō,integration disorder)」,以改變傳統的字面上「精神分裂」帶給人們的誤解,並且這個新名稱是符合最新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的。

描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orbes Nash Jr.)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電影《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另譯成《美麗境界》)在向普通民眾普及精神分裂症知識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